河南-老人春秋
多情人不老 ——周有光张允和伉俪趣话
国人喜寿考,称人活了八十八岁为“米”寿,一百零八岁为“茶”寿,再高寿一点如何称,古籍上无从稽考。孔子云“五十从命,七十从心”,百岁呢,也没说。寿登百龄者,返老还童也。当2014年元旦钟声响起,周有光先生已 ...
你是我的伴 带铃铛的拐杖
编前语有一种幸福是两双布满老茧的手紧牵着;有一种幸福是满脸皱纹时,双方还能幸福地凝望;有一种幸福是虽眼力不济或耳有失聪,他们还能聊着天。少年夫妻老来伴,等到了老年才是人生相互陪伴、支撑的开始。执子之手 ...
一群老男人 天天舞青春
编者按:重庆有一支赫赫有名的“老男人舞蹈团”,每天穿着色彩鲜亮的练功服,热情满怀地跳时尚舞蹈,从《青春》到《快乐水手》再到《飞起来》,活力四射,阳刚英气。他们不仅舞动重庆全城,还参加了《我要上春晚》栏 ...
摄影作品赏析
艺林苑欣赏
本期封面
给中央领导的信是怎么进中南海的
中南海邮政支局是为中南海提供投递服务的唯一单位。从简单的送信送报到储蓄汇款,从只为中央领导服务到面向社会,如今的中南海邮政局已经和其他邮政局没有太多差别了。但众多寄往中南海的信件都要汇集到这里,作为普 ...
书法为友福晚年 ——访百岁老人赵赠熊
百岁老人赵赠熊曾为为新中国培养飞行员300余人,其中包括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退休后回到故里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嘉泽镇,以书法为友,尽情地享受幸福的晚年。赵老今年已102岁,但仍然坚持学习,看电视、听新闻,关心 ...
我甘当“妻管严”
“妻管严”,一般用来嘲笑被老婆管得服服帖帖的人。可我不这么认为。我也是“妻管严”,只要老婆“管”得对,我是言听计从,一丝不苟去执行。先说管思想的事。我刚退休那阵子,待在家里闷闷不乐,根本就不想出去,老 ...
老来唱好“变”奏曲
如果说人生青春年华演唱的是一首昂扬热烈的进行曲,中年以后则是一段激情成熟的桑巴圆舞,那么,退休生活中,就是要唱好舒缓优美的夕阳“变”奏曲。在老年人丰富多彩的日子里,要快乐滋润,需学会变奏,要在“变”字 ...
请给儿女尽孝的机会
“喂,闺女呀……”一位老人拿着手机,边走边接电话,“我呀,吃得饱睡得香,你放心吧……你妈?没在呀!她出去跳舞去了……”突然画面一转,老人正在医院照顾老伴儿,“没事,你放心吧!你呀,好好工作,你忙,就挂 ...
鄢陵蜡梅
今年的第十三届中国·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在“中国花木第一县”许昌市鄢陵县举办,以“魅力花都·绿色家园”为主题,以蜡梅为代表的各类花木给国内外来宾、游客留下了精彩、难忘的印象。据传,武则天非常喜欢种植奇花 ...
在闲中收获
一位83岁高龄的老先生,离休后笔耕不辍,写出各类文稿多篇,经子女整理后,结集出版了厚厚三本书,文字达150万之多。当友人夸赞他的精力和毅力时,他说这都是“闲中的收获”。忙与闲是相对的,忙中有闲是“忙里偷闲” ...
李敦白的中国情缘
在现代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被毛泽东称之为“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传奇人物,他是第一个美籍中国共产党党员,亲历多个重大历史事件,曾两次蒙冤入狱,但始终对中国有特殊的感情。这个人就是里腾伯格,中文名字叫李敦白 ...
鲁迅祭灶的年俗旧事
农历的腊月二十三,是祭灶的日子。人们在这天晚上要“送灶神”。一百多年前,鲁迅先生和弟弟周作人在绍兴老家祭灶时即兴写了一首《庚子送灶即事》诗,诗中写道:“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
龚全珍:从将军夫人到山村教师
2013年9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接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饱含深情地赞扬了九旬老人龚全珍为国家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龚全珍系开国将军甘祖昌的夫人,56年前,她随丈夫解甲归田,成为一名小学教 ...
访眼科专家李纪源
著名中医眼科专家,年近八旬的李纪源出生于河南省项城县的一个书香门第,开封二中毕业。他师从一个前清秀才出身的眼科著名老中医。50多年的岐黄之路,在探索中不断学习、实践和提高,为他赢得了“人民的好医生”、“ ...
2014年1月份书画作品展
本期封面
这一年, 我们为父母 做过什么
年终岁尾,在我们社区里,大家聊得最多的是年终总结话题。今天,大家热烈讨论的话题是“回首这一年,我们为父母做过什么”。住前排楼的王姐说,这一年,她教会了老妈上网聊天,还教会了老妈网络购物。老妈在QQ上加了 ...
第一页
<
16
17
18
19
20
>
最后一页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