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人春秋
本期封面
游在川南吃糍粑
在四川的川南游走时,我不但看了一些名山大川,更是吃到了许多美食。这里的青山绿水不仅养育了一代代勤劳的人民,而且孕育了特色美食。这里不但有白里泛红的香喷喷的腊肉,而且还有风格各异的光亮的汤圆,以及那有棱 ...
修修补补的人生
有一天,一位我很尊敬的夫人给我电话。她说她家的一块棉麻桌布被蜡烛烧了个小孔,请我在网上找找有没有专业修补棉麻织品的地方。我想,这样的行当,现在恐怕已经很难找到了。我们这个时代,大家早已习惯了跟着潮流与 ...
心如镜湖 便有安详
安详是心灵的一支画笔,轻轻地渲染,曾经不快的脸上就会出现柔和与欢快;安详是心海的一片绿洲,轻轻地吟唱,曾经紊乱的脉率就会出现舒缓和平和。它也是一支神奇的笔,能画出胜利与希望,画出力量和勇气,画出宁静与 ...
我度过的两个特殊国庆节
作为一名老战士,每逢国庆,许多往事就会浮现脑中。 1949年10月1日,我在上海和二十六军指战员一同度过了终生难忘的第一个国庆节。 当天上午,军机关召开了庆祝新中国成立的座谈会,南征北战的老同志和刚从上海参军入 ...
漫画家方成:忙出来的快乐晚年
漫画家方成是画坛少见的多面手,不仅画得好,诗歌、杂文也写得漂亮,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是典型的学者型漫画家。今年96岁的他鹤发童颜,身板硬朗,整日忙忙碌碌。问及他的养生秘诀,他笑着说,能动则动,不能停步 ...
大槐树
来到多伦多,我见有“大槐树”中餐馆。 “大槐树”三个字对我太有感情了。不由得我走进去,享受了一顿中国餐。 童年时,我家大门前有一棵大槐树。槐树是一种常见乔木。它的观赏性我不觉得,因为我对它早就习以为常了 ...
“孝”的收获
在街上巧遇李姐,仔细打量,她看起来比同龄人老了很多,心中不禁多了些感叹。她却笑着说:“我退休了!” “退休!”我很意外,上世纪70年代,我与李姐一同下乡。她在乡村找了婆家,后来,知识青年返城,李姐才回到城 ...
一心为民的共产党人龚全珍
2013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饱含深情地向大家介绍了全国道德模范、开国将军甘祖昌同志的夫人龚全珍老人。2014年2月15日,中央电视台以《守护开国将军梦想的龚全珍》为题 ...
奶奶级舞者如花绽放
在中央电视台《舞蹈世界》栏目的录制现场,12位奶奶级舞者身着华丽夺目的服装,和着奔放的节奏,跳着激情的康康舞,她们旋转的舞步、萌动的眼神火爆全场。在法国的红磨坊,康康舞的表演者大多是20来岁的青春少女,而 ...
走近抑郁症群体
近来,有关抑郁症患者自杀的新闻时常见诸媒体,引起社会关注和热议。有关专家指出,我国目前抑郁症患者达3000万人,仅有10%的人接受正规治疗,以致出现不少悲剧。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种压力日渐增大的今天,如何防 ...
晚霞似火映丹心
编者按 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5周年纪念日,本期特别组织了几篇献礼文章。走进本期的人物是老来仍不辱使命的赵硕;研究哲学,不断用知识回报国家,为人民奉献精神食粮的杨焕远;老“雷锋”张志德。他们 ...
摄影作品赏析(第9期)
精彩艺术欣赏(第10期)
本期封面
我的家乡在兰考
近期,我和老伴又一次兴致勃勃地来到家乡兰考。这是一个历史悠久,英雄辈出,颇受世人关注的地方。 翻开兰考的历史,数百年来,黄河带来的灾害无穷无尽,加上旧社会官府腐败,治黄不力,使兰考历尽兵燹河患,人民苦不 ...
老王“卖房”
老王是我以前的同事。前些天遇到老王的儿子,他正在帮父母卖房。我非常诧异,他们一家人只有一套住房,房子卖掉就没有地方住了。 老王儿子说,这套住房有160多平方,按照现在的行情,可以卖160多万元,父亲答应给他6 ...
老书记的陈年“傻”事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刚调到县委机关不久,碰上了一位从市里调来不久、在当今看来很“傻”的县委书记。这里,随便掂出几件让你看看他到底“傻”不“傻”。 这位老书记参加革命早,行政级别较高。组织上原来分给他家三间 ...
中医话生气
生气是一个人内在的因素造成的,再好的医生也无法防止病人生气,因此,这个问题只有病人自己提升修养才有机会克服。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把发怒说成“生气”,从小到大一直用这个名词。学了中医之后才晓得原 ...
老年人“催”不得
老年人反应、思维、动作、语言功能有所减弱,他们做事时,儿女最好别催,否则不但会对老人心理产生影响,还可能引发意外和危险。 起床催不得 不少老人由于睡眠不好不能及时起床。这时,即使家人已做好饭或有其他急事 ...
第一页
<
4
5
6
7
8
>
最后一页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