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务实、清廉”红色印迹征文优秀作品展示
为了那点口粮
1975年秋天,我参加山东省农业学大寨工作团,派驻菏泽地区的郓城县程屯公社高楼村。1976年秋收之后,一连数天,阴雨连绵,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我难得闲暇在宿舍翻看一本杂志。这时,生产队曾队长急匆匆地跑来找我 ...
亲历援建老挝筑路
1975年9月,按照中共中央军委命令,济南军区决定我所在的部队(工兵112团)赴老挝执行筑路任务。当年岁末,作为先遣队员出发,乘军列直奔昆明,然后改乘汽车,途径元江、墨江、普洱、思茅、小勐养、勐腊,从尚勇 ...
在省庄公社工作二、三事
1966年9月,组织安排我由汶口公社到省庄公社,担任党委书记。上任第一天的早晨,一大早,我骑自行车走了12里,8点多钟到了省庄公社机关。正值“三秋”大忙,与前任党委书记接上头,放下行李,又到了省庄公社桑家 ...
“洪水走廊”的鱼水情
古老的台儿庄运河,历史的“洪水走廊”,如今成了鲁南、苏北的“黄金水道”。从抗日战争年代走来的老共产党员李以荣自当选峄县副县长以来(台儿庄区原峄县),无论是后来任枣庄市副市长,还是台儿庄区区长,直到 ...
追忆老书记的苦乐观
夏日里,树荫下,省纪委老书记李发荣坐在长椅上,和我啦他六十年代初在济南钢铁厂任党委书记时工作生活的故事。当时国家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全党上下,同心同德,奋力拼搏,艰难创业,件件往事令人难以忘怀, ...
“减负”琐忆
近日在整理过去的工作资料时,见到自己写于1997年的一篇文章,题为《关于涉及农民负担案件的几点思考》。这篇文章,勾起了我对上世纪90年代减轻农民负担(以下简称“减负”)工作的记忆。那些难以忘怀的记忆,对今天 ...
<
1
2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