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按照自己的愿望活着
前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做一项调查。调查的对象是退休人员,调查的问题很简单,就一句话——你是按照自己希望的生活方式生活吗?回答“是”和回答“不是”的都不超过20%,而大数人选择的答案是:好像是,也好像不是。 ...
大家一起 攒幸福
深夜,在常去的一个论坛里我发现了一个帖子,让我心头不禁一热。帖子是这样写的:发现。 一个现象,论坛里晒幸福的帖子很少很少,大多是人们的伤心、郁闷、愤怒等,所以我才发了这个帖子,咱们大家把自己记忆中或者刚 ...
让自己成功变老
近来我向一些朋友推荐了《戒老录:我想这样变老》这本书。这本书是 1931年出生的日本女作家曾野绫子为检视步入老年的危机感并自我策励而写的。书的节奏不快,充满了人进入老年必须遇到的问题和作者对这些问题睿智的看 ...
走进自己的新时代
走进自己的新时代 巩 山 60岁了,退休啦! 在单位举行的退休欢送会上,我的一个老下级发言:“部长,从今天开始,您就走进了一个新时代,祝贺您!”我当时怔了一怔,没听明白,以为他是和我开玩笑。等醒过神来,一琢 ...
让我们的晚年也“乐在其中”!
家人书坊 让我们的晚年也“乐在其中”! 最近,《家》刊编辑部收到“家”人纪慎言寄来的他自己撰写的一本书,书名叫《乐在其中》。 纪慎言五十多岁就内退了,刚退休时,用他的话说,那是在彷徨和郁闷中度过了很 ...
一位老人与一座孔子语录园
一位退休老人,历经10年,在偏僻乡村建起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孔子语录园,成为了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 一位老人与一座孔子语录园 文 鞠九江 江苏省如皋市常青镇草张庄村有一座孔子语录园,它的建造者是 ...
聊天站点:不能再这么糟蹋汉语了等四则
聊天站点 一筹莫展 不能再这么糟蹋汉语了 杭州古街上卖起了“仁(虾仁)肉包子”;天津某高楼曾取名为“塔玛地(他妈的)”;对联不分平仄,甚至搞不清上下联差别;成语只求标新立异,被新闻媒体和广告商随意篡改 ...
百位“红嫂”,十年寻踪
百位“红嫂”,十年寻踪 江 毅 “红嫂”乳汁救伤员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在新中国建国60周年的时候,“红嫂”的原型明德英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其实,“红嫂”并不是仅仅是 ...
咱中国的琉球群岛,咋成了日本的冲绳了呢?
咱中国的琉球群岛,咋成了日本的冲绳了呢? 2010年已经过去了,但是这一年中国的海洋上却颇不安宁。原因之一就是小日本鼓吹钓鱼岛是它家的,其实别说钓鱼岛了,就连琉球群岛都是咱中国的.可是,既然琉球群岛是咱的, ...
仁者寿:我看103岁老人山崎宏
早在07年就采访过山崎宏老人,但因其他媒体对山崎宏老人的报道太多,一直未动笔。2010年岁末,引荐我和山崎宏老人见面的郭呈祥老人和山崎宏老人相继辞世。在感叹逝者如斯时,谨以迟到的此文祭奠二位可亲可敬的老人。 ...
63岁的国际背包客
教你这么玩是《家》刊新开辟的栏目,我们将在该栏目里介绍一些身边老年人的时尚生活方式和新鲜玩乐方法。该栏目从本期开始征集相关线索,期待各位“家”人的来电来函,电话:0531—81956665;邮箱:yycer@126.com ...
老年人该如何看待广告
老年人该如何看待广告 文 韩甜 早在很多年前,《家》刊编辑就经常接到“家”人的电话,咨询某某药、某某保健品有没有用,甚者干脆把选择权交给了《家》刊:你让我买我就买,你不让我买我就不买。这让《家》刊编辑感动 ...
起跑,老年!
起跑,老年! 文 韩甜 没有想到,在2010年的岁尾,我让两位老友感动了一把。 其一是一位老友送给了我一本她最新出版的书,显而易见,不是名人也不是专家的她写的书,注定是自己掏腰包的赔本买卖,但她无比满足。她告 ...
追“角”
追“角” 常跃强 追星并不是始于近些年,那从老早就开始了。我说的这个“老早”是指上个世纪的50年代和60年代的前期。那时候歌星呀、电视名星呀还没有出现,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电影名星。电影名星只出现在幕布上,就 ...
能把一天过成两天吗?
能把一天过成两天吗? 慧歌 老友李大哥过60大寿,请我去喝酒。席间,李大哥站起来发表“六十感言”。他说:“从今天开始,我就正式退休了,上班时总感到没有时间,以后我就有时间了,但是,我想好了,我得省着过,要 ...
《老干部之家(工作刊)》总第二期编者按
编者按: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李源潮同志关于要进一步加强老干部工作理论研究的指示精神,中组部老干部局组织全国老干部工作部门主管主办的15家公开发行刊物联合开展“做好新形势下的老干部工作”征文活动。征文活动自 ...
生活就得有点怪
春节过后,下雪,大喜。和几个爱摄影的老友一商量,走,去泰山拍雪景去。收拾行装,拿上相机,将要迈出家门的隙间,老伴在身后忿忿地说了两个字:“有病!” 呵呵,这样的话,我听得多了,在她看来,我就是一个怪人— ...
健康需要一种敞亮的心情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中国古人最朴素的生活方式。人身上的肝胆肺腑、各种经络,都有其最活跃的时间与规律。 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现代人:夏天,拉着厚厚的窗帘,在温度很低的空调房间里,不知窗外艳阳高照;冬天, ...
第一页
<
52
53
54
55
>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