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谈人品●家风●官德
夕阳梦 ——潍坊 曹全忠
岁高意不老,夕阳无限好。——题记激情燃烧的岁月在工作岗位上,整天忙忙碌碌,很少得闲,每当看到自己的已退休领导和同事悠闲的生活,心中充满了羡慕和向往。光阴似箭,转眼我也到了退休的年龄。前年冬天,我也办理 ...
活到老干到老乐到老——威海 王吉昌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我已退休整整10年,已是70岁的人了,头发白了许多,眼镜成了我看书读报的必备工具。虽然头脑已大不如前,身体已不再年轻,有些事情干起来已力不从心,但我没有像大部分退休人员那样,退休后不能完 ...
兢兢业业工作 实实在在做人——泰安 武金元
我是一名退休教师,回顾自己四十年的教学生涯,谈几点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一、知识就是财富,知识改变命运。文化大革命期间,知识分子被打成臭老九。当时的教师,既无经济地位,更无政治地位。十七大之后,党和政府高 ...
继承发扬优良家风 为国为民多做贡献 ——参加水文工作六十五年回眸 山东省水文局 杨罗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瞬间,我已走过了81年的人生历程。从1950年6月参加水文工作也六十五年了。回首往事,自己在党组织暨各级领导的培养教育下,不断成长,继承发扬优良家风,在水文工作及其它工作中不断献出微薄之 ...
家风伴我世代成长——德州监狱 闫树瑞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茁壮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的家风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遵照中共山东省委老干部局“关于在离退休干部中开展‘人品、家风、官 ...
创业者的二三事——山东省血液中心 朱玉梅
山东省济南中心血站(现为山东省血液中心),是1963年9月批准成立的。首任站长是杨锦文同志。那时,国家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物质供应严重短缺,群众生活极度艰苦。为了早日把我省的输血事业及科研工作开展起来,站长 ...
气象女汉子的治沙梦 ——记夏津县气象局退休职工许文娟
曾经的她是夏津县气象局服务科科长,带领全局创下年收入30万元的好成绩,一度名列全市第一名。现在的她是夏津县绿地林果发展有限公司经理,将那片曾经黄沙肆虐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如今的树上摘果、地下刨金、牛羊成群、 ...
母亲的家教——山东科技大学 张光云
我的母亲是一名平凡的农村妇女,但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他一九四六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了当时的地下共产党组织。当时母亲刚生了我的姐姐,便带着几个月的婴儿,东奔西走,传送情报,开会联络。冒着生命的危险,进行地下 ...
父亲留给我的宝贵财富——山东黄河河务局 张春利
我的家在山东省垦利县十八户村,父亲名叫张星寿,去世时95岁,人称“张寿星”。说起来,父亲留给我金钱物质上的财富几乎为零。并且,老人临终时,走得突然,也没半句遗言。可是,老人在世时给我的言传身教,是一笔无 ...
忆少年时期家庭对我的教育——山东大学 朱玉湘
1928年,我出生在山东昌邑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家中有十多口人,三十余亩耕地,是村里富裕的大户人家。原来的家境较贫,曾祖父是教私塾的先生,因为不要贫苦学生的学费,终年所得收入不足以养家糊口。祖父年轻时不务正 ...
敬业奉献写就人生华美篇章——记日照市东港区计生服务站专家王公琇
在日照市东港区计划生育服务站里,有这样一位慈祥的老专家,她已年逾古稀,却精神矍铄、笑容可掬,每天穿梭忙碌在站里,为络绎不绝慕名前来就诊的病人排忧解难。她就是被病人们亲切的称为“最可爱的人”的计生老专家 ...
苦难人生——青岛 魏世杰
我的大半生,都是在核九院度过的,先是在青海高原的221厂,后来到了四川的大山深处,一直从事核武器中的炸药部件的研究,工作很艰苦很危险,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岁月。我亲眼看到,因为发生了意外事故,战友们被炸得粉 ...
悦纳自我 享受公益——齐鲁工业大学退休教师 刘茂盛
我一生痴迷于干活,小时候干的是农活,春种、夏锄、秋收均能;上大学时,把学艺术当活干,干得很起劲;毕业后,干的是艺术设计的活,干得很认真。退休后不让干活了,有点失落感,于是就找活干。记得2001年入住阳光舜 ...
忆老县委书记张洪荣工作作风——临沂 李长兴
提起张洪荣老县委书记,上了年纪的人都能讲出他在蒙阴工作的故事。张书记在蒙阴工作二十多年,骑着一辆破自行车,走遍了山山水水和每一处村落,为基层干部群众解决了数不清的实际问题。他带领全县人民战天斗地、治山 ...
今天,我们全家作义工——莱芜 王允静
我家三口人,我八十四岁,两个“年轻人”,一个年近花甲,一个花甲已过,我们都退休多年了。现在正是中伏大暑天,我们三个人却同一天去作义工去了,我到一个学习班义务讲课,两个“年轻人”,一个去参加市里组织的消 ...
祭母上坟——济宁 王印
今年三月九日,是我母亲逝世三周年祭日,我和老伴回老家给我母亲上坟,兄弟姐妹几人在母亲坟前哭成一片,诉说着母亲坎坷的一生。我跪在母亲坟前,止不住泪流满面。跪在母亲坟前,我好像又回到童年,依偎在母亲的怀里 ...
家风就在父母行动中——济南 孙玉华
我的父亲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入党的老党员,曾任我党最基层干部多年。父亲没做过惊天地的大事,没有过泣鬼神的壮举,他一生所做的不过是一些平常人所做的平凡事。从父亲所做的这些平常事平凡事中,体现出了他的为人处事 ...
感恩母亲——东营 郗汝清
在我的童年、少年,记得母亲经常对我说,马大骡大值钱多,人大了不值钱。教导我做人要谦虚,不可自高自大。过春节时,看到自家的饭菜不如人家的好,我便不高兴,母亲对我说,难过的日子易过的年,教导我勤俭持家、细 ...
不愿再走那两条路——德州 纪慎言
如今退休在家的我与外界接触的途径就是每天早晚两次的遛弯了。我还有个遛弯的习惯,就是不喜欢重复地走一条路,就是不得已非要重复地走这一条路,我也要改变方向,譬如上一次是顺时针走,下一次就逆时针走。这就像平 ...
惜粮如宝、爱粮如命的粮食干部苏继福——孙瑜璋
苏继福,男,现今82岁。出身贫农,共产党员。1953年进闫楼粮所当临时工,任炊事员。转正后历任保管员、防化员、粮所主任,直至退休。提起苏继福,粮食系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从参加工作到退休,一直在闫楼粮所,一 ...
第一页
<
5
6
7
8
9
>
最后一页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