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回忆●致敬 我看改革开放40年
动态
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访谈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图片里的改革开放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小账本记录大变化
我1953年参加工作,当时每月的工资有40多元。妻子是做临时工的,每月工资28元。由于双方父母都在农村,我们经常要给老人寄钱。当时,我们的生活还算过得去。也多亏妻子能干,孩子们穿的衣服都是她做的。大人的衣服坏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从我家房屋的变迁看祖国四十年的变化
房屋是人的栖息处,是家的落脚点。房屋的变迁反映出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变化,人的生活条件、文化品位的变化,我家的房屋就是明证。我的祖父母生活在旧中国,从如皋钱家园逃荒出来,带着孩子一路讨饭到双甸北乡柴港窑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高铁经过我家门前
上世纪50年代,我出生在素有“辽北第一镇”之称的辽宁省铁岭县新台子镇。由于父母都是铁路职工,我家就住在铁路附近的日本人留下的铁路住宅内。火车一过,房子直震颤,忽忽悠悠的。当时父亲在沈阳火车站上班,每天早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助我圆大学梦
人到中年,大学梦圆我曾有一个梦想,即走进大学的殿堂,接受高等教育。等人到中年,我以为梦再难圆,可天无绝人之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国家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随之恢复了高等教育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四十年前一次难忘的出行
1975年元月,在平顶山市郊区东方红人民公社(今湛河区北渡镇)工作的我,随着公社部分干部和各大队的负责同志共50多人,到山西省昔阳县参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我们租了两辆公交车和其他几个公社的参观车辆一起浩浩荡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从投稿看变化
投稿,是每一位爱好写作的人都经历过的事儿。因为无论是新闻稿还是文学作品,稿子写完之后,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向报纸或刊物的编辑部投寄。在我40多年的写作生涯中,从写稿到投稿,也在改革开放中经历了历史性的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我家
从大锅饭到联产承包四十年前,我在乡镇企业工作,工资微薄,但也是亦工亦农,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我在1981年考上了财政系统会计,变成一名公务员,吃上了农村人羡慕的“皇粮”,但那时家中上有老母体弱多病,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富锦一中前行的四十年
富锦一中前行的四十年 作者:张福君 孙庆忠 1963年8月,我们考进了富锦一中。当时是富锦城乡和绥滨绥东一共招收180名初中生,分成四个班(55、56、57、58),每班45名学生。我们俩分别被编入57、58班。 我们这群来自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我为济南申报“自营进出口权”
作为山东省会城市的济南,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进出口贸易增长了几十倍,其中一个关键举措是,伴随着全国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济南市不失时机地争取自营进出口权。上世纪90年代,我作为济南市对外经贸部门负责人之一,承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我亲历的滨州“股改”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山东各种改革相继展开。80年代末,山东开始推行“股改”,即企业股份制改革,但没想到遭遇了“倒春寒”,各地尤其是鲁西北欠发达地区,推行起来很是困难。当时,我在滨州地区经济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难忘的记忆
54年前,历经十年寒窗之苦,我有幸考取云南农业大学,成为村里的第一名大学生时,我的家乡,这个生我养我抚育我成长的小山村,给我留下了美好的童年记忆,而更刻骨铭心的记忆是父老乡亲那一张张为温饱而发愁、为饮水 ...
第一页
<
73
74
75
76
>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