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之家
  1. 首页
  2. 专题
  3. 本期话题
  4. 所有评论:“不常回家看父母违法”,你怎么看?(身边话题第54期)

所有评论:“不常回家看父母违法”,你怎么看?(身边话题第54期)

市南老人
市南老人 评论于
孝心文化教育,最重要的地方是家庭。言传身教是孝心教育的最早启蒙,当父母孝顺长辈时,耳濡目染子女会受到孝心的开启。家庭孝文化的渗透,是靠代际之间传递的。中国几代同堂的大家庭,这样的传递是贯通的。当前大家庭形式上的覆灭,使这样的传递受到了阻隔。虽然说不上孝心文化传递的消亡,但起码是不流畅。孝心不单单是晚辈对长辈的爱心,也是子女对家庭的依恋。任何一种情感,都是双方的相互依恋,它才会自然地流露。不是光有血缘关系就会自然形成的。因此,家庭亲情的营造,是孝心传递的基础,是联系子女父母的有效脐带,输送孝心的最好管道。
市南老人
市南老人 评论于
一部法律条款能引起如此大的关注,本身就说明孝心在现实中的重要性。不管争议观点的对错,当“常回家看看”都需要制定法律条款来约束时,孝心的缺失已难以慰藉老人们那颗孤寂的心灵,孝心问题俨然成为现实的严重问题,是到了该重建我们的孝心文化的时候了。
市南老人
市南老人 评论于
以社区为依托是未来养老模式的根基
市南老人
市南老人 评论于
老年人也需监护人
市南老人
市南老人 评论于
老有所为才能老有所乐。应对人口老龄化,既要大力发展养老保障、养老服务,充分保障老年人享有各项合法权益,也需要重视发挥老年人群体的作用。为此,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优良品德,保障老年人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
ssxjxljdzb
ssxjxljdzb 评论于
就算孩子们不经常去探望自己的父母,难道父母亲真希望自己的孩子们被抓起来?
制定这样的法律有些矛盾
也许
也许 评论于
这样的写法,不像是法律条文,更像宣传提纲。
半瓶茅台
半瓶茅台 评论于
立法的宗旨是好的,却根本没法执行。这是对法律的儿戏。哪个父母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因为回家看望自己少而受到法律的惩罚。
wang1208
wang1208 评论于
不常回家看父母的行为也要因情况而论,有的子女确实无法常回家看看,但他们心中必须要有父母的位置,要经常以不同的形式来关心和慰问老人,现在的老人最缺乏的是精神慰藉,子女们的一个电话、一封邮件、一个快递、一条短信、一份委托,都是对老人的孝顺,老人们是很容易知足的,他们的要求并不高,只要子女们心中有他们就行了。其实天天去老人家里蹭饭或啃老的孝顺并不提倡。但用法律来解决不常回家看看的举措会伤害双方的感情,让亲情失去了原味。老人要的是感情不是形式。
徐广沛
徐广沛 评论于
五绝、 相煎何太急。    虎恶不吃子,人格讲孝慈。流着一脉血,法律应深思。(新韵)
<1234>最后一页
发表评论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