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回忆●致敬 我看改革开放40年
动态
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访谈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图片里的改革开放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回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山东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
1979至1987年,在齐鲁大地上悄然兴起了大规模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历史性大变革,覆盖全省近万个村庄,牵动各级党政、教育部门及几千万农民,持续8年之久。这次“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涉及诸多敏感问题,怕受干扰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往事在目
1994年,我就任中国教育电视山东台/山东教育电视台总编室主任,已近25载,往事依然历历在目,难以释怀。畏难就职1994年3月30日,我奉召来到省教委副主任单兆众办公室。他说:我与崔主任(省政协副主席兼省教委主任)商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亲历教育援藏的苦与乐——我和山东省第五批援藏教学队的老师们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援藏工作,山东是教育援藏的重点省市。我省教育系统的援藏工作始于1976年,至今已4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厅高度重视教育援藏工作,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通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忆山东省电化教育馆的成立
山东的电化教育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在省委、省府大力支持下建立发展起来的。1979年5月,教育厅成立山东省电化教育馆(简称电教馆)筹备处。在积极开展筹备工作基础上,根据1982年3月8日省编委《关于建立山东省电化教育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开辟了山东中师教育改革发展新征程
从1980年到2000年,我在教育厅从事师范教育工作20年,亲历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改革开放给山东师范教育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指明了师范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调动了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师范院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后山东教育督导制度的恢复重建与初步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教育督导制度于1986年得以恢复、重建。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设督导司,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设视学室或视导科(组),做了很多工作,取得良好效果。1955年4月,教育部还曾下达加强教育督导工作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我所经历的山东扫盲“攻坚战”
上世纪80年代至1996年,扫盲(即“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成为山东成人教育的首要任务和发展各类教育、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的基础。1990年是国际扫盲年。根据国家《扫除文盲工作条例》,山东加快了扫除青壮年文盲步伐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打开尘封11年之久的高考大门
1977年,废止了11年的高考重新恢复,这是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邓邓小平同志亲自决策的。今年是恢复高考41周年,重温这段历史,多有感触。它让中国人明白:教育是未来,是希望。邓邓小平同志一代伟人的光辉形象永远地矗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车的传奇
车是人们衣、食、住、行四项之一不可谓不重要。以车代步,古已有之。在现代社会里,车多代表民富,民富证明国强。今以我亲身经历的有关车的事略说一二。 改革开放头一年,即上世纪一九七八年,我以海军南海舰队某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感恩改革开放40年巨变 共绘乡村振兴美好蓝图
2018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回望这40年,我万千感慨。无数个历史性时刻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无数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发生在我身边,无数个举世瞩目的成就让我激情满怀……作为一名退休老干部,一名基层工作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家乡巨变 —— 我亲历的变革
我的家乡地处肥城市孙伯镇岈山村,与东平县毗邻,是一个山石嶙峋、沟壑纵横的纯山村。全村现有住户150户,800人,党员45人。曾经吃水和行路难、环境脏乱差、经济收入低的岈山村,历经改革开放40年的发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一张全家像背后的故事
在我兄妹几个家里,都珍藏着一张全家福。照片中,父母神态安详,笑容可掬,八子一女众星拱月般簇拥在他们的身旁,前头蹲着的是他们的孙子、孙女,后边凳子上站着的是儿媳妇们,老老少少二三十口,个个衣服平展整齐,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三代人心中的“三农图”
——从闻喜县农村改革四十年看到的作者:文振西在纪念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我作为一名曾在县政府分管过一段农业的40后老干部,有缘同在全国最早搞包产到户的50后老农民孙炳新,以及成功创建山西省示范合作社的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难忘那年的“回家之旅”
这些天,街头巷尾、大街小巷的人,都在围绕着“改革开放四十年”这一热门话题,忆往昔、比今朝、话发展、谈变化。我想,咱一个年迈七旬的耄耋老人了,能说点啥呀!想了想,就从亲身经历过的最难忘的一件事说起吧——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满桌香”飘出的感念
一滴水可以映射阳光,一个家庭的生活质量逐步提升也可以见证社会变革的美好。以我一个南方人在太原工作生活了40年的亲历体验,感受到了我们祖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带给人民大众的幸福多多。1977年8月,我从广东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后补彩礼
一天我到东厢房去找东西时,又一次看到摆放在墙角处的那台青岛牌缝纫机。我望着那台已闲置了十七八年的缝纫机不禁感慨万千,那台缝纫的往事都一幕幕地展现在眼前。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们结婚时,当时社会上时兴“手表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过河
每天清晨,我都要到滨河公园走走,沿着长满垂柳的河畔,听听鸟叫,看看湖中游弋的水鸟野鸭。每次踏上滨河大桥,都要依栏远望,感慨万千。四座气势恢宏的大桥像一道道彩虹贯穿南北,桥两旁的汉白玉栏杆像一排排卫士守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繁峙滹沱河巨变
繁峙县地处晋东北,是山西的东大门。东扼平型关,西控雁门关,北依北岳恒山,南抵佛教圣地五台山。东北高、西南低,中部为滹沱河谷底,呈“两山夹一川”之势。 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横涧乡乔儿沟村,自东向西贯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伴着“幸福电视”走过的幸福日子
1983年,我家“四喜临门”——在那年高考中,我的弟弟被北京大学录取,爱人的弟弟也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金秋九月,当弟弟与小叔各自踏上东去与西行的列车,驶向那两座高等学府时,我和爱人的婚事也进入了紧锣密鼓的 ...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北京的绿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在房山县任县委书记。1983年7月10日,胡耀邦总书记到房山云居寺视察,当看到嘉庆皇帝的诗碑上写着:“信马陟坡陀,回首林烟漠”时,感慨地说:“我回首看不到林烟漠啦,见到的净是石头嘛!你们要 ...
第一页
<
62
63
64
65
66
>
最后一页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