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之家
  1. 首页
  2. 专题
  3. 本期话题
  4. 所有评论:两会看“教育”,你有话说吗?

所有评论:两会看“教育”,你有话说吗?

缔重究
缔重究 评论于
赞成第一个观点,第二个观点有待大家探讨,我认为男孩智力成熟晚,如果推迟两年入学。等到了走向社会的时候,男孩也要比女孩也要晚两年。从时间上来说,不在这头在那头。有待大家做更深入的探讨。
侯从礼
侯从礼 评论于
近年来,尤其是初四和高三,简直是在唱《辕门斩子》——毁孩子。高中,三年的课程两年学完,高三重新复习,每一个学生课桌上是一座书山,各科老师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在乡下住的,为了照顾孩子高考,不得不到城里租住房子,所以,高考考的不是学生,而是家长。小学也好不到哪里去,课业负担太重,课程复杂,记得过去,一到四年级只有两本书——语文、算术,到了无、六年级也不过多了本历史和自然。而现在呢,除了主课本如《语文》外,光配套教材就有五、六种。什么阅读教材,同步训练、练习册、一点通、单元过关题等,一个一年级的学生的书包就有十几斤重,星期天,假期,总有做不完的作业,压的孩子整天喘不过气来。作业完成的稍不如意,一个电话把家长打来,老师毫不客气的质问家长,您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无奈,逼得家长星期天什么也不干,专门守着孩子做作业。咳,现在的孩子啊,真不容易。
孙介法
孙介法 评论于
我认为不仅学制要缩短,课程也要精简,同时还要真正采取措施减轻学生的负担,使学生的身心均得到健康发展。现在戴眼镜的孩子太多太多几乎百分之百了,全都是“四眼儿”!使人可怜又觉可惜!这些孩子到头来学得功不成名不就,戴着副眼镜怎么参加体力劳动?
还有就是多年来要求实行九年一贯制,不进行小升初考试,试问何地执行了?初中升高中考试比考大学都严峻,学生升入初中,老师几乎天天进行考试,折腾得学生像丢了魂似的,这不是活要孩子的命!令人可怜!救救孩子们吧!
还有就是尽快实施普及高中义务教育!减轻孩子家长的负担,也为想生两孩的父母减轻一下思想和经济负担。
吕京蝈1949
吕京蝈1949 评论于
谨慎起见,可以先建立局部试点,总结经验,加以推广。
赵凤虎
赵凤虎 评论于
赞同第一个建议。第二个建议我的看法是,不管男孩女孩7岁入学比较好。研究认为,儿童的智力不宜过早开发,过早开发,有揠苗助长之弊病。
赤霞叟
赤霞叟 评论于
中小学学制是否缩短,应慎重考虑。高中以前的教育都是基础教育,打好基础很重要。打好基础,即便不上大学,干什么工作都能干好。课程倒需要考虑改革,精简,重点应放在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和电算化上。历史,地理也应安排一定的课时,可作为常识课,不进行考试。外语也必不可少。中国人学外语,之所以从小学一直学到高中毕业还张不开嘴,一是教师水平不行(教师都张不开嘴,学生就更张不开嘴啦),二是语言环境不行。在这两方面加以改进,学外语并不太难。我之所以强调外语,是因为外语也是基础教育。要想向高深发展,是离不开外语的。大学应减掉基础课程(在中学时代全部完成)。直接学专业,年限就可适当缩短。大学教授不能只是教书匠,只会掉书袋,应是科研第一线的专家学者。大学生应能直接参于科研项目。以培养其科研能力为主。
正三角
正三角 评论于
赞同第一个建议。
嘉言懿行
嘉言懿行 评论于
我很赞赏以上二位先生的意见,尤其支持这种有见解,有思想,不是只唱赞歌的精神。对于这样一个重大议题,不是一两个人说了算,尤其不应该让行政长官拍脑瓜决定。只有在广泛听取专业人员建议,由相关智囊团集体研究、论证,提出可行性方案的基础上,再按照法律程序,作出决定。
快乐驿站
快乐驿站 评论于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学制是否需要改,要慎重对待。我倒觉得教材改革势在必行,就小学而言,许多科目的设置有名无实,实践课、品德课,国防教育等纯属浪费时间,不需要单独设置在课程中,英语、信息技术,也是流于形式。很多东西到初中还需重新学习。
入学年龄问题,我赞成弹性,视孩子智力情况,在6---8岁之间,不分男生女生。
第一页<23456>
发表评论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