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山西老年
从县长到全国知名楹联家的马长泰
一介行政官员跻身联坛,已属不易;成为全国知名楹联艺术家,更难乎其难。这位做过垣曲县县长、从运城市建材局局长位子上退休的干部,撰联作对,钻研楹联理论,发展楹联文化事业,在中国楹联界颇有名气,他就是中国楹 ...
激情涌动的银色华年——记闻喜县退休干部李兆麟
精神矍铄、体态偏瘦、面带微笑、声音铿锵有力、谦和实在。初识李兆麟老人,这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 李兆麟,闻喜县桐城镇人,1997年退休后,任闻喜县老年人体育协会常务副主席,桐城镇、七里店村“五老会”会长。走近 ...
山西省在离退休干部中开展向龚全珍同志学习活动
近日,山西省委老干部局发出通知,在全省离退休干部中开展向龚全珍同志学习的决定。龚全珍,1957年随丈夫甘祖昌将军回到江西省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在乡村教师的平凡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教书育人。离休后 ...
本期封面
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老年杂志社公众微信
公众微信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通过这一平台,可以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的全方位沟通互动。山西老年杂志社公众微信平台已于近日开通,平台主页特设立六个板块:刊社简介、杂 ...
凹凸人生
无意间看到了“凹凸”这两个字,细细品味,恍然大悟:“凹凸”不就是人生最好的写照吗?人生如水,水有顺流,也有逆流,所以人生有欢乐也有痛苦。人生少不了波澜壮阔,亦会起伏跌宕,没有谁永远是一帆风顺的。人生如 ...
一次特殊的演出经历
1957年,高凤岐从部队转业到山西省文化局,协助筹建山西省戏曲剧院(1962年易名为省晋剧院)。根据当时中央领导彭真、薄一波给陶鲁笳、卫恒、王谦等山西主要领导提出的:山西晋剧要“招收一批青年演员”的建议,在19 ...
我心目中的陈永贵
1955年,我在山西省农业劳模大会上认识了陈永贵。1959年被晋中地委派往大寨搞调研,写出了一篇《土石山区的一面红旗》的报告,山西省委通报至全省每个公社,晋中地委通报至全区每个生产大队。此后,我被任命为晋中地 ...
孩子,不要“孝顺”我
亲爱的孩子,很多人知道我生你时不容易。有人会热情地说:“要告诉她,长大之后一定要孝顺妈妈才行。”我总会说:“不要给她这样的重大责任,是我要生她的,她也很辛苦啊。”如果你可以选择在一个比较年轻的妈妈肚子 ...
走进上海延吉社区 感受居家养老服务
上海市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前沿和经济发达地区,在应对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过程中,以政府为主导和社会资源为基础,构建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主、机构养老服务为辅的养老格局。这种养老形式不仅惠及社区所有老年人,而且老 ...
老县长的新奉献
老县长的新奉献——记河曲县退休干部刘三虎 河曲即黄河拐弯的地方,河曲县位于晋陕内蒙古三省交界处,被称为一鸡鸣三省之地。 离休干部、原河曲县县长、今年80岁的刘三虎,就是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开拓者、奉献者和见 ...
山西省委老干部局局系统文明创建工作受到表彰
近日,省直文明委对2013年度省直机关文明创建工作进行了表彰。省委老干部局局机关、省老干部活动中心、汾东公寓管理处、劲松公寓管理处、山西老年杂志社继续保持省直文明单位标兵称号,省离退休人员咨询服务中心、山 ...
本期封面
木兰拳使我更快乐更健康
十几年前的一个早晨,我走进公园,被美妙的音乐和优美的扇子舞深深吸引,后来才知道这是木兰拳,便开始练习,一直坚持到现在。 木兰拳以花木兰命名,是中国民间流传甚广的健身拳操,发源于上海,已被国家正式列为体育 ...
话说晋北人“ 吃糕”
“晋南人的馍,晋北人的糕”,道出了山西南北两地饮食习惯上的差异。封建制度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期,一般农家只能是种啥产啥吃啥。馍,是用小麦面粉做成的食品。晋南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出产小麦较多,因此当地 ...
在乡下开门办大学
早在1957年,第四次全国教育行政会议提出:“勤工俭学”“半工(农)半读”是体现教育方针的一项根本措施,破资本主义思想,立社会主义思想,把学生教育成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人,是学校的基本任务之一。1964年,刘少奇 ...
他倒在了太原解放前
解放战争初期,晋夫同志任太岳军区司令部作战科长。1947年部队整编时,军区主力部队编为晋冀鲁豫军区第八纵队,晋夫同志被分配到第八纵队任参谋处长。1948年夏季,我军发起晋中战役,八纵队是主力之一,我参战部队密 ...
畅意人生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转瞬即逝的生命中,谁不渴望畅意的人生? 少年春风得意,策马扬鞭,任它天宇高远,大道空阔,只管一路疾去,马蹄声中踩出得意的烟尘;大将运筹帷幄,只是拈须而笑,月下挥戈,便决胜于千里之外; ...
夕阳映桐城 老骥谱新篇
文振西,男,1940年11月出生,山西省闻喜县人,党员,高中学历,曾任运城行署河津工矿办事处主任、闻喜县副县长、正县级视导员。2000年退休,1999年12月任闻喜诗联学会会长,2000年3月任闻喜县关工委主任。多次获县、 ...
退休不忘公仆情
原万荣县委书记吉炳南1997年退休至今,始终没有改变亲民、爱民、为民服务的本色,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贴心人”。17年来,他始终保持着心系群众、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他说:“领导干部的权力、责任和义务,就是 ...
第一页
<
25
26
27
28
29
>
最后一页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