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银潮
讲求科学 正确对待吸氧治疗
对于临床上需要给与吸入氧气,进行氧疗的,一般都是由医生开出医嘱,由护士加以执行的。由此可见,吸氧并不是一件可以随意进行的小事情,而是由医护共同配合进行的有利于患者健康,甚至是救护其生命的不可或缺的、常 ...
陈松蒲:愿做老人的“金手杖”
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轨迹和做人的准则,一个残疾女子两岁半时就因为患病而双下肢瘫痪。从那一天起,她就开始了与命运的顽强抗争。生活上她是一位强者,她用全身心的爱,为我国培养了世界级女子拳击冠军;事业上她是 ...
入名山深处,归大千世界
入名山深处,归大千世界——92岁聋人教育家、国画名家谢伯子20日凌晨辞世4月20日凌晨1点,常于我刊发表画作,并常给予本刊予以勉励的常州市92岁高龄的国画名家谢伯子因病逝世。本刊书画版编辑蓝薇薇参加了追悼仪式。 ...
本期封面
程开甲:核弹铸盾
1964年10月1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程开甲正是半世纪前为那声东方巨响呕心沥血的杰出科学家之一。2014年1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颁给这位 ...
“中国好人”拾方平与他的“爱心敬老院”
在江苏省徐州市丰县范楼镇孙胡楼村,有一个特殊的敬老院。 这里,没有领导人,也没有领导班子,所有的事情,由几位老人—合计,也就办了。因此,也没有开会记录,甚至连个记事本也没有。住在这里的老人,从六七十 ...
退役是人生新的起点,女大力士用坚韧举起生活的尊严
举重冠军因伤抱憾退役,求职50余次均遭拒绝 时隔8年,黄燕兰仍记得当年退役时的情景:当领队宣布她和另外四名女队员退役的决定时,五姐妹抱在一起痛哭了一场,连领队也是泪眼汪汪的。哭过之后,黄燕兰捧着一本“九级 ...
与媳妇相处的日子
1 我们与孩子是双城生活,儿子媳妇都在上海工作,我们四个新老人都在南京,我和亲家母均退休返聘。得到媳妇怀孕的消息,我欣喜若狂,奔赴上海,主动承担照顾儿子、媳妇的责任。我想用自己的付出,把全家人的幸福感 ...
知青点里的青春故事
闻着醋香去插队 记得那还是在上世纪70年代的一天,父亲回家后突然笑着问我:“军子,爸给你找了个吃老陈醋的机会,你愿意去吗?”“愿意!”我笑嘻嘻地答。真没想到这一个小小的承诺,竟然让中学刚毕业的我,就从 ...
说说老年人的拔牙
说说老年人的拔牙——访著名口腔外科专家、南京市口腔医院医务处主任寿卫东主任医师张大爷的牙蛀了有了一段时间了,经常疼,下过多少次决心,也没去拔,这天看到有牙医在路边拔牙,犹豫了半天后,还是坐到了牙医的椅 ...
徽州古村印象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那里的佳山秀水、古典建筑以及风土人情,一直在我的旅行计划之中。导游说,地处偏僻的古徽州,“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男人十三四岁就得离乡背井,外出谋生,日后发达,功成名 ...
严仁英:仁厚至诚的“中国围产保健之母”
1998年11月26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的小礼堂里,伴随着热烈的掌声,簇拥在一大丛鲜花中的严仁英半身铜像上的红纱被徐徐揭开,一个慈祥的“中国围产保健之母”立刻呈现在大家面前。 这是卫生部妇幼卫生司举办 ...
本期封面
人物风采
杨敬年:“要老有所为”
今年106岁的杨敬年教授仍在精确地规划着时间:凌晨3点投入工作,每天累计工作时间满8个小时。 他至今过着年轻人般的生活。他抢着接听家里的电话,能迅速报出几个熟人的手机号码。如果电灯没有关上,他宁可自己动手 ...
徐桔桔:年逾花甲重新“插队”, 黑土地上再谱青春之歌
43年前,上海知青徐桔桔,在黑龙江省逊克县山河村插队落户。退休后,年逾六旬的她,告别城市生活,重返山河村,成立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走上共同致富之路。是什么力量促使她花甲之年,毅然回到当年曾战斗过的这片黑 ...
“爷爷是我必带的嫁妆”,女教师演绎孝爱传奇
老夫妇收养女婴,自强女考上大学 1984年12月的一天,河南省上蔡县黄埠镇黄埠村62岁的吴改名像往常一样拉着板车出门捡废品,他的老伴在街边摆个卖针头线脑之类的小摊,老两口膝下无儿无女,日子过得倒也安逸。 ...
古稀教授携病妻上课诠释真爱
2012年春节后,江苏科技大学南徐学院学生发现,教他们金属与工艺专业的章明炽教授每天上课前10多分钟,都会把一位老太太领到教室后面,安置她坐好后,便打开自己的蓝色讲义夹,做着课前准备,同学们到齐后,他就 ...
婆婆带孙患上“带孙抑郁症”,惨剧背后的温馨劝告
孩子一出生,婆婆费心费力地照顾、哺育,却总得不到儿媳的认可。相互争执、讥讽间,婆婆异常烦恼、郁闷,渐渐地患上了“带孙抑郁症”。因为遭受了强烈刺激,精神恍惚的婆婆竟然从高楼上飞身跃下…… 惨剧的发 ...
汉语言使用混乱令人忧,如何才能鼎其新而守其正
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语言,它蕴涵着我们祖祖辈辈的辛苦和智慧,潜存着生命的根基和热情。它是炎黄子孙所发出的声音,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情感和思想;它是中华民族的旗帜,蕴含着独属于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智慧。 但是这 ...
第一页
<
23
24
25
26
27
>
最后一页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