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社期刊
《老干部之家》
《老干部之家-家庭健康》
《老干部之家(工作刊)》
关于我们
独家报道
精彩推荐
通讯员风采
[精彩推荐]
85岁老党员为村民捐出毕生积蓄
85岁老党员为村民捐出毕生积蓄 中共乳山市委老干部局 8月28日中午,日头正烈。 乳山市夏村镇邵家村里几十名村民,在烈日下甩开膀子忙活着,短短10天时间,一个120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已见雏形。 一位衣着简朴的老人, ...
[精彩推荐]
下一战,人生——请带好寻宝图上路
人生是一场单程的旅行,每一条路指向的未来也都没有预演。每个人都公平地享有自己的人生,但是其成功、幸福与否却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活法。 本文的主人公名叫赵鉴,今年68岁。在他的近70载过往人生中,有三件大事对他的 ...
[精彩推荐]
高血压治疗的十六个误区,你犯过几个?
高血压治疗的十六个误区,你犯过几个? 王涛 专家简介:王涛,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胸心外科学会及中华医师协会胸心外科会员。 据中国高血压病学会统计, ...
[精彩推荐]
身体那些莫名其妙的疼痛
身体那些莫名其妙的疼痛 本期专家:赵贵芳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主任医师,山东大学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领域:长期从事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临床、教学、科研,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有较高的专业 ...
[精彩推荐]
贫不足羞,老不足叹
贫不足羞,老不足叹 老年乐 今天是我65岁生日,随手翻阅明朝人陈继儒的《小窗幽记》,发现一格言,言近旨远,益人神智: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贱不足恶,可恶是贱而无能;老不足叹,可叹是老而虚生;死不足悲, ...
[精彩推荐]
农田开发,越开发越富吗?
【一目了然】 农田开发,越开发越富吗? 近几年来农村不断地实行“开发”,县、乡、村各级干部,有时还跟着公安干警,伙同开发商来到田间地头,说:“这地得开发!不开发不富,越开发越富!”农民心里再不情愿,也不 ...
[精彩推荐]
《费正清中国回忆录》
简介: 费正清,哈佛大学终身教授,最富盛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为他取中文名“费正清”;基辛格密访北京前请教他,后来评价说“和他的谈话改变了历史”;邓小平曾举杯对他“在恢复中美关系中做出 ...
[精彩推荐]
人生“三无”才是福
人世匆匆,我常奢想,哪一天走到人生的某一段,我能完全拥有一种淡淡松松、忧虑全无的心情,可以看天上云卷云舒和庭前花开花落。我也常想,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才能最快乐轻松,是贵重的财物,显赫的权力,还是惊为天人 ...
[精彩推荐]
网上看病靠谱吗
网上看病,顾名思义就是患者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与医生的线上即时交流或者留言交流,得到对自身病情的初步判断。据媒体调查,一般的网上看病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医疗平台咨询,由医院或医药企业建立的独立医疗平台,如 ...
[精彩推荐]
寻常巷陌里的济南“功夫”
他是“汇极拳”第七代传人 他在国际、国内传统武术节上,获得荣誉无数 他看重武德,通过武术震慑罪犯 他曾是一个文盲,但通过不懈努力写出《武术论》 他成立汇极拳研究会,打破单传模式,意将拳术发扬光大 他是一位年 ...
[精彩推荐]
你买到的土鸡蛋,安全吗
近日,互联网上有人发出警告说:“购买鸡蛋,小心蛋黄精。因为一些养殖户为了让普通鸡蛋的蛋黄颜色卖相好,在鸡饲料中添加一种学名叫加丽素黄的蛋黄精。”那么,人吃了这种含有加丽素黄的鸡蛋,会给身体造成危害吗? ...
[精彩推荐]
给抑郁病友的一封公开信
你觉得最近总是闷闷不乐、情绪低落吗?你觉得干什么都没劲,以前感兴趣的事现在都不想做了吗?你觉得自己很失败、很没用、一无是处,是别人的负担、世界的罪人吗?你觉得脑子里一片空白,无法集中思想了吗?你觉得没 ...
[精彩推荐]
不吃主食,未老先“痴”
王阿姨有点胖,身高1.6米,体重70公斤,退休后参加了老年大学舞蹈班,为了保持健身的“成果”,王阿姨健身后拒绝米饭、面等一切淀粉类的食物,平时就吃水果再喝点酸奶,同时,增加摄取高蛋白食物,如豆腐、鸡蛋白等低 ...
[精彩推荐]
不把难处当难处
王蒙在新疆那会儿学会了一个词儿叫“塔玛霞儿”,可以译成漫游、散步、玩耍、休息等,表达了一种自然而然的怡乐心情和生活态度,一种略带游戏的精神。维族人,如果有两个馕,他只吃一个,另一个留着敲打——哪怕饿着 ...
[精彩推荐]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山东在行动
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国上下如火如荼地开展,2个多月的时间里,活动第一批259个单位(省部级领导机关和副省级城市机关及其直属单位,中管企业、中管金融企业和中管高校)已全部完成动员部署和学习教育, ...
[精彩推荐]
“杨树标事件”始末
导语:在20世纪80年代,为了消除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全国掀起了“清除精神污染”运动。而当时发生了一件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精神污染事件”,这就是当时闹得沸沸扬扬的“杨树标事件”。“清污运动”是“文革”结 ...
[精彩推荐]
做(准)病人的学问
谁都不想成为病人,但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刷新,带病生存的人越来越多。当然这“病”不光指让人谈之色变的癌症,也包括高血压、高血脂这类最常见的慢性病。《家》刊曾面向“家”人做过一次调查问卷,在收回的近5万 ...
[精彩推荐]
“不见的烈士墓”找到了
上期,《家》刊刊发了“追踪:烈士墓为何不见了”一文,讲述了82岁“家”人伯景露反映的家乡烈士墓不见一事。因为此事发生时间久远,亲历者大都在80岁以上,所以给调查求证带来了一些困难。但让《家》刊没有想到的是 ...
[精彩推荐]
找到另一个更好的自己
在济南英雄山的晨练队伍中,有一支由平均年龄五十几岁的阿姨组成的女子牛仔鼓乐队,特别惹眼。每当她们戴上牛仔帽,打着非洲鼓欢快地舞动起时,都能使周围的人群迅速地聚拢过来、不自觉地跟着跳起来,仿佛人生从来就 ...
[精彩推荐]
天下老干一家亲——15家老年期刊“情系玉树”慰问采访活动纪实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一时间,玉树人们的安危牵动着全国亿万人民的心。中组部老干部局第一时间了解玉树州老干部局及老干部受灾情况。当得知玉树州老干部局在地震中遭受重创、老干部受灾严重时,中 ...
第一页
<
54
55
56
57
58
>
最后一页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