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儿童军” 孤军长征
这支部队在长征史上创造了多项奇迹,在军史上有着儿童军、长征先锋、长征向导、神军等美誉。红25军是长征中平均年龄最小的一支部队,军长29岁、政委27岁,营团干部20岁出头,连以下人员13岁到18岁。1936年第3期《共产 ...
我是金门战役的幸存者
口述:康兆堂 整理:张 楠1949年的金门一战,我军损失惨重。参战的28军、29军共计三个团连同船工九千余人,因增援不利、弹尽粮绝全军覆没。大部分将士英勇牺牲,三千余名将士被俘送到台湾。1950年,有900多名我军将士 ...
最后“乡音”的记录者
诗人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样的经历,可能很多人都曾有过。漂泊多年后终于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然而容貌、人事却早已蜕变得无从认起 ...
两会回望:我们将如何养老?
上个月全国两会召开。两会期间,养老问题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焦点。在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养老”一词被提及8次之多。“养老”话题近几年可谓热度不减,这与我国面临“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挑战 ...
优雅尊贵地老去
徐叔病了,直肠癌。因为刚做了直肠癌手术,据说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的北大才子,瘦到只有80斤了。他的老伴在电话里小声地告诉我,徐叔的肛门没有保住,只能靠造瘘排便了。之前看过一部电影叫做《爱》。里面的人物安妮出 ...
永远4岁半的“蔡老夫子”
三十多年前,一位宝岛漫画家和两千多年前的圣贤结成了隔代知己:《庄子说·自然的箫声》《孔子说·仁者的叮咛》《韩非子说·法家的峻言》《列子说·御风而行的哲思》……一本漫画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轻松新颖地呈现在众 ...
我是济南第一批女交警
口述:邵玉芳整理:刘培龙提起济南女交警,上世纪90年代被誉为“泉城街头靓丽风景线”的那批,可谓家喻户晓。她们曾先后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慰问,成为全国学习的楷模和标杆。大部分人认为济南女交警历史也 ...
总有一年春节,让你刻骨铭心
编者按:全家福定格在一秒,却锁住了团聚的时刻。每张全家福都承载着我们宝贵的记忆,也是一个时代的印记。翻翻您的全家福,您想起了怎样的故事?欢迎晒出全家福,讲述背后动人的故事。传递千山万水的全家福张汉泉我 ...
我家的第一张全家福
编者按:每个家庭都会有全家福,每个家庭的全家福都记录着大国小家的历史,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家》刊邀您讲述您珍藏的全家福背后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回到过去,一起体味“家”的酸甜苦辣。曙光:与新中国同龄的全家 ...
“最温暖图书馆”里的“拾荒老人”
编者按:我们周围很少有人会拒绝体面的人生,毕竟我们努力奋斗就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而韦思浩老人却拒绝了,他退休后退到了社会最边缘,坚持多年“拾荒”只为默默帮助他人,直到2015年12月因车祸离开了这个世界, ...
蔡澜:人生真好玩儿
好友倪匡曾如此介绍他:作家,电影制片家(监制、导演、编剧、策划、影评人、电影史料家),美食家(食评家、食肆主人、食物饮料创作人),旅行家(创意旅行社主持、领队),书法家,画家,篆刻家,鉴赏家(一切民间 ...
两岸握手,再翻新页——聚焦“习马会”
2015年11月7日下午3点,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两岸分离以来,双方领导人的首次直接会面,也是22年前的1993年“汪辜会谈”后的又一次历史性握手,受到两 ...
任志强的公益时代
任志强是谁?退休前,他是大型国企华远地产的董事长,也是微博粉丝超过3000万的“超级大V”;他是北京西城区人大代表,也是以“大炮”著称的实话先生;他曾因直言“宏观调控不是为了让房价跌,而是稳涨”“买不起房为 ...
政坛上的夫人侧影
文/文云乡20世纪三四十年代,延安曾聚集着众多进步女性,这其中,有后来成为邓小平夫人的卓琳,林彪的夫人叶群,毛泽东的夫人江青,彭德怀的夫人浦安修,贺龙的夫人薛明等。如果再加上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王明的夫人 ...
陈俊岭:泥塑时光
笔者曾经读过这么一句话:时间对于生命来说,可以是一种枯萎,也可以是一种生长。能不断在时光中寻到新生命,是一种大智慧。我以为,被称为“泥人陈”的陈俊岭就是一位拥有大智慧的老人,在泥塑的世界里,他定格了年 ...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集体主义与个人的碰撞
10月5日的社交媒体,几乎被“屠呦呦”这个名字刷爆了。当日,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这位中国女科学家,以表彰她发现青蒿素,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在一片叫好 ...
宝带弄122号:我家的悲欢离合往事
口述:毛毛记录:张守庚一场战争,让一个家庭骨肉分离。战争结束,离家十年的孩子归来,本以为是全家欢喜重逢,没想到,家人却不得不再次分离。这是我家悲欢离合的故事,这是充满着炮火、苦难、辛酸与温情的故事。我 ...
赵亚夫:“农”字在心头
不图钱,不图名,只图农民的田间地头累累硕果;苦不顾,命不顾,只顾农民都能走上脱贫路。在江苏镇江,有这样一位老人,当他还是一名少年的时候,他在医院看到一个小时内,三位农民均因贫病交加相继离世,内心深受触 ...
王艾甫: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他辗转大半个中国为阵亡烈士寻找亲人,他倾其所有筹建抗战纪念馆。病倒后,他仍拄着拐坚持着。因为他想凭借一己之力扛起历史的重量。一位年逾古稀的皓首老人,历时18个春秋,辗转大半个中国,行程30多万公里,陆续为 ...
李伯藩:救死扶伤是我的信仰
他是退休的知名中医,可他义诊开方从不收钱。没有一句豪言,不图一丝名利,他用几十年如一日无言的行动,演绎着“苍生大医”的深厚内涵。退休后,他每天如同上班一样,在家里为患者看病10多个小时。这一坚持差不多就 ...
<
1
2
3
4
5
>
最后一页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