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社期刊
《老干部之家》
《老干部之家-家庭健康》
《老干部之家(工作刊)》
关于我们
独家报道
精彩推荐
通讯员风采
[精彩推荐]
俺在俺村办 “春晚”
有没有一场春晚,台上表演的人都是你认识的,相声、小品里的段子都是发生在你身边的事?还真有!在乳山市下初镇河南村就有这么一台春晚,从总导演、主持人,到演员、观众都是河南村的村民,节目里的段子也大都是身边 ...
[精彩推荐]
换条路未必好走
有一次和几个老友去山中玩,山路崎岖,又刚刚下过雨,很难走。我们走到一个地方,简直是寸步难行。我看不远处还有一条山路,就招呼同伴们去走那条路。没承想,那条路竟然把我们带到了绝境。前面就是高耸的绝壁——此 ...
[精彩推荐]
医护生涯中收获的友谊
1935年我出生在哈尔滨,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是姐姐一直照顾着我,我们的日子过得很艰难。在13岁那年,辽沈战役打响了,因为前线急需医护人员,部队到市里来招兵,我积极地报名参加,成为了中国 ...
[精彩推荐]
中国军方的理性“鹰派”——罗援
面对菲律宾在黄岩岛领域对中国的挑衅,他愤而提笔在媒体上发表署名文章《菲律宾,别太过分》,警告菲律宾“老实点”;得知日本拘捕了登上钓鱼岛宣示主权的香港保钓人士,他通过媒体采访强势发声:日本若采取过火行为 ...
[精彩推荐]
88岁老人的别样长寿经
在新泰市新汶城区,有一位88岁的老人名叫康泰。他个头不高略显黑瘦,一说话便露出满口整齐的牙齿。再加上和蔼的表情,洪亮的嗓门,让人感觉他特别健康而又阳光。虽然康老已经88岁了,可除了耳朵有点聋之外,老年疾病 ...
[精彩推荐]
中终生难忘的“劳建队”
我今年80岁了,可一想起62年前参加济南市青年暑期劳动建设大队(简称“劳建队”)的情景,还会倍受鼓舞,激动万分。 劳建队是1949年7月由济南团市委组织的,共有济南各个中学和师范学校的716名学生参加。下设两个大队 ...
[精彩推荐]
夏粮“九连丰”,“饥荒”真的远了吗?
近日,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夏粮生产获得良好收成。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2995万吨,比2011年增加356万吨,增长2.8%;其中冬小麦产量11430万吨,比上年增加334万吨,增长3%。实现了自2003年以来的夏粮“九连丰 ...
[精彩推荐]
你拥有正能量吗?
“正能量”一词本是天文学专有名词,后被英国的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运用到了心理学领域。理查德•怀斯曼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是带有能量的,而只有健康、积极、乐观的人才带有正能量。和这样的人交往能将 ...
[精彩推荐]
入秋怠倦的中医调理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团藏,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然而立秋之后,很多人处于倦怠的状态。 所谓倦怠,即疲乏困倦、精神不振。常表现为脾胃倦 ...
[精彩推荐]
我的冠心病终于被治愈
退休后,我本打算享受幸福晚年,不曾想得了冠心病,生活的美景顿时化为泡影。原本好动的我再也不能像健康人一样活动。医生嘱咐我要按时吃药,不能间断,还明确告诉我冠心病无法根治,一生离不开药。这不一下子变成药 ...
[精彩推荐]
从刘翔重蹈覆辙说起
2012年8月7日,北京时间17∶45分,伦敦奥运会田径110米栏预赛,刘翔在跨第一个栏时摔倒,单腿蹦到了终点! 作为“国宝”的刘翔,在伤病的治疗方面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得到了目前世界顶级水平的医疗措施为 ...
[精彩推荐]
国学大师南怀瑾的长寿之道
现年94岁的南怀瑾,被世人称为国学大师、易学大师。其学问涵盖儒、释、道、医卜天文、诗词歌赋等。南先生拒绝一切溢美之词,为人谦逊。南怀瑾一生既经历过戎马倥偬的岁月,又经历过学海泅渡的光阴,90多岁高龄,仍笔 ...
[精彩推荐]
推荐两款秋季低脂美食
蘑菇冬笋鸡翅汤 鸡翅是鸡身上最美味可口的部位,也是人们非常喜欢的食材之一。它的唯一缺点就是脂肪含量略高。不过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烹调手法减少其脂肪含量,同时又保留它鲜美软嫩的特色,甚至还能增进它的鲜味。 原 ...
[精彩推荐]
耳穴埋豆埋到哪儿
一则笑话 30岁的覃女士热衷中医特色疗法,最近她总失眠,听人说耳穴埋豆疗法效果挺好,便想尝试一下。心想,埋豆自然是将豆子放到耳朵里。于是,她拿了两颗黄豆,一只耳朵眼放一颗,然后等着效果……“效果”不一会儿 ...
[精彩推荐]
淋巴结为什么会肿大
淋巴结肿大是疾病的报警器 淋巴结是人体的免疫器官,分散在全身各处淋巴回流的通路上,如颈、腋下、腹股沟、窝、肘、肠系膜及肺门等处,有数百个淋巴结,其中位于体表的称为浅表淋巴结。健康人浅表淋巴结很小,直径多 ...
[精彩推荐]
南海印象
镜像·家园 中国,除了广为人知的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领土之外,还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其中美丽的南海约有200万平方公里。南海,资源丰富且地处黄金航道,却因此成为周边一些国家的觊觎之地,摩擦争论不断 ...
[精彩推荐]
战俘营里飘起的五星红旗
战火中的青春 在山东老战士纪念墙上35军第39排第19列刻着这样一个名字——时占魁。他是山东省单县终兴镇时寨村人,今年89岁。几十年来,每逢建党节、国庆节,时占魁都坚持在自家的小院里升国旗,至今已有58载。究竟 ...
[精彩推荐]
“81岁梅”的快乐生活“绣”
她爱刺绣,小到床头饰品、大到墙上的装裱,各种绣品摆满了她的小屋;她爱画画,但凡见到有图画的物件儿她都要拿来描摹一番,旧挂历上的兔,虎皮膏药包装袋上的虎她都很喜欢;她爱写字,绣累了、画累了时,就抓起毛笔 ...
[精彩推荐]
八路军第一架飞机来自汪伪政府
史海揭秘 引 文: 1945年8月,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的第五天,南京汪伪政权的一架飞机起义,从扬州飞往延安。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起驾机投奔延安的起义事件……那其中的来龙去脉究竟是怎样的?另外,很多人认为 ...
[精彩推荐]
老兵的精神
1947年,我从家乡入伍。迎新大会上,团政委讲话:“大家要记住,咱当了兵,就和普通老百姓不一样了。咱们肩上有了责任,为了解放全中国,为了咱们的乡亲父老能过上好日子,咱们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 ...
第一页
<
69
70
71
72
73
>
最后一页
2025 © 《老干部之家》杂志社 鲁ICP备2023044249号
电脑版
移动版